
1.系統(tǒng)結構
隨動式測量臂實際上是去掉驅動部分的多自由度(通 常采用 6 自由度)關節(jié)型機器人,它的各關節(jié)處裝有關節(jié)位置傳 感器用于檢測關節(jié)轉角。測量臂由硬件系統(tǒng)與軟件系統(tǒng)兩部分組成。硬件系統(tǒng)主要包括機器人本體、關節(jié)碼盤及數據采集電路、末端測頭等,軟件系統(tǒng)包括通信接口、測點數據計算、基本 CAD 圖形構造、特征測量和測量臂標定等模塊。工作時,由操作者牽引其末端運動,將末端測頭接觸到被測 設備物體,實時測得各關節(jié)轉角。根據機器人運動學原理,用所測得關節(jié)轉角和測量臂的結構參數,計算出機械臂末端觸點在測量坐標系中的空間位置(即三維坐標)。在獲得一系列觸點的空間坐標后,可以進行后期的反求設計或加工質量校驗。
2.機器人本體
機器人本體包括機座、關節(jié)、關節(jié)連接桿等。要實現對空間 任意點的任意姿態(tài)測量,機器人本體至少需要六個自由度,有時甚至引入冗余自由度以增加靈活性。但自由度越高,機器人本體結構會越復雜,系統(tǒng)精度會越低。機器人本體采用對稱結構,即各大、小臂軸線共線。對稱布置的優(yōu)點是機器人本體結構相似度高,可以實現模塊化制造。結構緊湊,操作靈活。本文機器人本體由三個結構形式相同的運動單元組成。運動單元由有相互垂直的兩個旋轉關節(jié)組成,關節(jié)處裝有碼盤為了減輕操作測量臂的勞動強度,在倒數第二個關節(jié)中設置有矢量彈性阻尼,用于平衡測量臂的自重。
3.關節(jié)碼盤及數據采集電路
(1)關節(jié)碼盤的選擇
關節(jié)碼盤的分辨率跟測量臂的精度密切相關,選擇高分辨率的關節(jié)碼盤非常必要。但碼盤分辨率越高,價格越貴。考慮性價比和碼盤體積,選用 E2120 型增量式編碼器,每周輸出 9000 個脈沖。
(2)數據采集卡
測量臂其測量空間半徑為 1m~2m,碼盤信號不細分時,機械臂測頭位置精度還達不到對設備的精度要求,故碼盤信號必須進行細分,以提高碼盤角度數據采樣分辨率。選用 PCI-91111784 型數據采集卡,其主要技術指標為:(1)最大 16 倍電子細分;(2)16 位分辨率;(3)PCI 總線;(4)采樣頻率 100KHz。 (3)信號處理增量式圓光柵編碼器有 3 路脈沖輸出信號,即 A 相,B 相,Z相。當圓光柵旋轉時,A 相和 B 相為相差 1/4 周期相位并反映軸角變化量的脈沖,通過檢測 A(或 B)相可檢測軸角變化大小。由 于 A 相和 B 相脈沖相位有 1/4 周期差異,且這一差異的正負與軸角變化方向有關,所以通過比較 A 相、B 相之間脈沖電平變化次序可檢測軸角變化方向。Z 相為歸零信號,它決定了圓光柵轉動的起始點。在與 USB 接口連接之前,需要對圓光柵的輸出信號進行調理,其中包括對 A、B 信號的倍頻,信號抖動的消除以及邏輯電平的轉換。經過調理后的輸出脈沖成為符合 USB 接口規(guī)范的信號,可直接與 USB 接口電路進行連接。
下一篇:自己制作機械臂需要哪些知識?